前人分为五劳∶曰肺劳,其证面浮气短,皮枯毛悴,洒淅恶寒,咳嗽不宁;曰心劳,其证血脉虚少,男子面无血色,女子月经不通;曰脾劳,其证饮食减少,肌肉消削,大便溏泄;曰肝劳,其证口苦目病,胸胁引痛,筋病不能行;曰肾劳,其证骨痿不能久立,腰背不利,午后发热,盗汗骨蒸,小便黄赤而有余沥,茎中痛,小腹满急。岂清金润燥与下夺之法,能了其食者物也,在人身属有形之血分。
不特此也,旧积而挟虚亦不可下。岚瘴恶气毒∶犀角、羚羊角、雄黄、麝香解之。
脉如故,反伏弦者,痉。下脘法地,为浊阴,属血分,主静。
又大汗不止亡阳,且令肾水竭绝,津液内枯,是为亡阴,急当滋水之上源。面上黑子,锻石、水调稠,糯米插入灰内,留半截在外,片时米色如水晶,用以点之即落。
肺燥宜润,二冬、贝母、阿胶、鸡子清之属。痰之动湿也,主于脾,或由脾气壅滞不行,或由脾气虚寒不运而生。
大抵气与水液相冲击而成声。呕虫,虫动则恶心,故呕,药入则虫必动,动则呕,虫不出而药反出,非计也。